2013年10月30日-11月2日,云南省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14名评审员,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的636条基本条款,48条核心条款,运用系统追踪、个案追踪、人员访谈、现场查看、查阅文件等方式,对我院进行了公平、公正、认真、细致的医院评审现场评价;并由云南省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对我院提供的评审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并按照《云南省医院评审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由云南省卫生厅提供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DRGs信息,云南省卫生厅医院评审办公室按照《云南省医院评审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由云南省医院协会组织学生志愿者向住院患者、门诊患者、社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满意度调查情况,云南省卫生厅医院评审办公室按照《云南省医院评审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评审员通过严谨、认真、细致的检查,根据评审组综合复核评审结果,我院评分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标准,并报请云南省医院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核。
我们围绕等级医院创建工作主题,狠抓学习宣传、动员、学习和培训。采取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全员培训、专题会议、模拟演练、现场访谈、专家带教等多种形式加强、加深对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条款的学习、培训、解读,并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和规范,确保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的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一)院外学习医院先后组织骨干赴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六院、上海中山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红河州滇南中心人民医院、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玉溪市人民医院等省内外多家医院实地观摩学习等级医院建设及评审经验。(二)外请专家指导我院先后邀请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质控办戴晓娜副主任、厦门大学附属医院张振清教授、省卫生厅医管处、省一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玉溪市人民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等多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我院进行等级医院建设专题辅导、讲座及带教评审。院领导及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2013年8月省卫生厅走进西部院长管理培训班等级医院创建学习培训。(三)院内培训从医院、部门和科室等层面相继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培训会80余场,共10000余人次参训。其中全员培训8场,6场为现场追踪访谈会,2场为多重耐药菌防治、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等必知必会等内容。组织专题培训会20余场,5000余人次。今年6月,按照卫计委调整后的评审新模式,创新开展了等级医院评审现场访谈培训形式,组织了14场医疗质量与安全、消防、抗菌药物及不良事件等评审专题现场模拟会,11场分别针对职能科室、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及医技门诊部门专题现场访谈会。有来自版纳州、武定、临沧、普洱及景谷等多家医院的同仁到我院现场观摩学习和交流。 2013年1-9月组织了《侵权责任法》、“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中层干部职责”、“低血容量性休克与失血量的评估”、“感染中毒性休克”、“医院感染”、“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肺”等专题培训12场次,员工参培率95%以上。针对我院管理中的短板,各科室、部门结合实际组织培训、考核考试,确保培训覆盖全员,使各级各类人员熟悉评审标准,掌握细则要求,对照标准、不断完善各项措施。真正做到了全员培训、全员参与,使广大员工对涉及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相关知识的掌握从不知不会到应知应会,再到必知必会。
之前护理病历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2013年10月份和11月份出现部分病人数据错误,给病区医务人员带来不便,我科室根据相关问题与上海金仕达的工程师联系。工程师联系软件开发,对护理病历的数据进一步升级,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改善,现在护理病历问题已较为改观,我科室也在持续跟进,记录护理病历软件的运行状况。
根据医院发展要求,静脉配置中心公开招聘12名取得初级药剂专业技术资格,药学专业毕业生。11月21日下午,人力资源部组织17名符合静脉配置中心招聘岗位要求的应聘毕业生参加了面试,并于11月22日上午进行理论和实作考试,经综合考评,根据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录用前12名毕业生。
10月9日, 我院工会办公室、离退休管理科负责医疗互助的两名代办员,参加了省教卫科工会举办的第十期医疗互助培训班。即将开展的第十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与第九期有较大变化:一是降低补助起点,由800元降至600元;二是调整补助比例,由原来的30%、60%、80%调整为30%、70%、90%;三是提高封顶线,由15万元提高到20万元;四是取消大病段限制;五是提高先自付费用纳入补助范围的比例,由50%提高到70%。同时,数据的上报需在参互系统内完成,不再使用excel填写和上报表格。根据第十期医疗互助活动的要求,医院工会及时召开了分会主席会议,对我院开展医疗互助活动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要求在职工中广泛宣传,动员职工积极参与,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9月26-28日,由省级卫生系统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主办、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承办的省级卫生系统职工首届“健康杯”排球比赛在安宁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举行。来自省直卫生系统的19个单位组队参加了比赛,比赛采取男女队员混合比赛。我院代表队由医院领导、科室主任和一线医护人员12人组成,他们发扬团队精神、顽强拼搏、赛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充分展示了我院职工队伍的精神面貌和竞技水平。通过3轮7场的紧张角逐,我院代表队以全胜的战绩荣获首届“健康杯”排球赛第一名的好成绩。闭幕式上,省卫生厅党组成员、省纪委驻省卫生厅纪检组组长、厅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周天让同志亲自为我院代表队颁奖。 省三院工会:郭冬梅
为表彰先进,宣传典型,推动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实践,促进全省卫生系统四个文明建设,云南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年会于9月16日至17日在昆召开,大会对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选举产生了云南省卫生系统政研会第六届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常务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 会上,我院党委荣获“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老年病科荣获“全省卫生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医院党委书记赵兴友同志荣获“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医院党委委员、党办主任胡娟同志荣获“全省卫生系统政研会先进工作者”称号。同时,我院有8篇论文获奖,分别是护理部林惠仙主任撰写论文获二等奖,赵兴友书记撰写论文获三等奖、赵景锡、胡娟、赵菊萍、郭冬梅、王学昌、方奕等同志撰写论文获优秀论文奖。 经大会投票选举,我院党委赵兴友书记当选为省卫生系统政研会第六届常务理事、纪委毕群书记、院党委委员、党办胡娟主任当选为理事。
根据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知,自2013年7月份起,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省级单位,生活补贴从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500元。 至2013年9月,我院有昆明生源见习高校毕业生每月21人,应享受市级见习生活补助63人,按每人每月200元计,我院共申报市级见习生活补助12600元;有云南生源见习高校毕业生81人,应享受省级见习生活补助总数243人,按每人每月500元计,我院共申报省级见习生活补助121500元。
为进一步提高省级医院在地震灾害发生时的紧急避险、应急疏散、医疗救援能力,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有关要求,我院于9月14日下午组织开展了地震灾害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上班时间突发地震,房屋剧烈摇晃,严重威胁全体医务人员、患者的生命安全。医务人员按照《医院地震灾害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开展紧急避险、应急疏散和现场医疗救治演练。此次演练过程分为场景搭建、紧急避险应急疏散、现场救治三个阶段。模拟地震发生后,医院迅速启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组织开展应急工作,设有疏散、救护、救灾、救护安置、感控、物资保障、宣传报道、治安和演练考评等8个工作组,6个科室的138名医务人员参加了紧急避险、应急疏散演练,5名医生、5名护士、2辆救护车、37名后勤保障人员、44名安保人员参与了现场救治演练,320余名医务工作者参加了观摩。在场景搭建演练阶段,医院后勤部门在紧急避难区现场搭建了4个救灾帐篷,5个遮阳帐篷,分设有现场指挥部、紧急检伤区(设检伤红、黄、蓝三区)、医疗救护区、临时病房区、救灾物资发放区、受灾安置区,配备小型发电机2台。在紧急避险应急疏散演练阶段,当指挥部发出地震警报信号后,参演科室负责人发出“地震了,大家就地躲避”的要求,现场医务人员立即就近选择桌下或墙角躲避,用口罩毛巾捂住口鼻,并用厚书本、枕头作遮挡物紧急避险。当指挥部发出紧急疏散的指令后,科室负责人发出“大家紧急疏散”的要求,现场医务人员以小跑方式从房间左右两侧出来后到楼梯口,靠右侧分列快速、有序撤离,对无法行走的重病人,由值班医护人员背出实施紧急运送。与此同时,医院领导、应急医疗队、救护队、保安队、后勤抢险队迅速集结到位。在现场救治演练阶段,医院抗震救灾总指挥发出指令:“立即启动医院地震应急预案,各部门严格履行职责,全力以赴开展抗震抢险工作”。应急医疗队、保安队、担架队、抢险队迅速赶赴现场,接受、转运伤员。伤员疏散撤出至紧急检伤区,救护人员对伤者进行紧急检伤处理,按红、黄、蓝三区分散伤员。检伤伤者进入医院救护区进行治疗,诊疗完成后转入临床病区。随后,轻伤或未受伤人员由安置区工作人员引导至受灾安置区进行妥善安置。消杀人员进入紧急检伤区、医疗救护区、临时病房及安置区进行环境消杀。演练过程中,医院领导对紧急检伤区、医疗救护区、临时病房区、救灾物资发放区、受灾安置区演练工作进行了巡视,现场指挥对演练活动进行了总结。演练活动结束后,现场考评组对演练科室紧急避险、紧急疏散、紧急检伤、应急救灾、医疗救护、受灾安置、灾后消杀等情况进行了评估,提出整改意见,并写出书面报告。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真实,参演人员按照预案规定要求参与演练,救护人员抢救动作娴熟、规范,抢救伤员迅速,体现出时间就是生命的深刻内涵。通过这次演练,参演人员和观摩人员都大展见识,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协调、配合等应急处置能力,演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院务部)
远程会诊,是利用电子邮件、网站、信件、电话、传真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的治疗方式。它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新型诊疗方式,它与邮购的紧密配合,有力的推动了传统治疗方式的改革和进步,为医疗走向区域扩大化、服务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也为规范医疗市场,评价医疗质量标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交流医疗服务经验提供了新的准则和工具。远程会诊起源于美国。50年代初美国医疗界开始提出医疗服务个性化、人性化和家庭病床化的服务理念。为满足这些医疗服务需求,便诞生了医疗远程会诊服务。云南省远程可视医学诊疗中心是经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成立的云南唯一一家非营利性远程医疗机构,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建设的新型医疗项目之一。中心整合各地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医疗机构之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及时方便的为患者找到中心城市的权威医疗专家,使患者在当地医院就能得到上级医疗机构医疗专家的远程诊疗服务。我院今年与云南省远程可视医学诊疗中心(云南山灞图像传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远程可视医学诊疗中心,于7月底调试完毕,8月正式投入使用。 我院职业病科一患者李某,因职业病诊断及治疗问题需请上海市肺科医院中毒科主任孙道远主任医师会诊,由职业中毒救治中心提出会诊申请,医务部与云南省远程可视医学诊疗中心工作人员联系协调后,于8月2日下午在我院新建的远程可视医学诊疗中心顺利完成了该例患者的远程会诊。这是我院开展的首例远程会诊。通过会诊,既解决了我院医师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困惑,又为患者提供了权威医疗专家的诊疗,真正使患者在本省就能得到省外优质医疗机构医疗专家的诊疗服务。 (医务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