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8.03”地震发生后,我院被省卫计委确定为危重伤员在昆收治定点医院。我院第一时间成立了以院长邵庆华为组长的院内医疗救治专家组。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骨科等科室均预留了床位,为接收伤员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积极准备伤员救治所需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物品。 8月15日,我院接到省卫计委接收3名地震伤员通知,迅速召开部暑会议,对接收工作进行安排,接收科室成立了医疗救治小组,为每名伤员准备了温馨、整洁的病房。3名地震伤员转运到我院后,根据伤情分别收入骨科和普外科,骨科杨庆秋主任、普外科樊少敏主任带领医疗小组成员立即对伤员进行检查、病情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安排检查。骨科陈晓萍护士长、普外科李鹏护士长分别为伤员家属介绍医院、科室环境,进行健康宣教。 黄新平副院长及时到骨科和普外科听取科室对伤员的伤情评估及救治的安排并提出要求。餐营部、院务部、后勤保障部等相关科室部门及时赶到科室,了解伤者及家属饮食需求,安排可口的饮食,解决伤者家属住宿等问题。我院领导表示,将举全院之力,精心组织安排,以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服务,让地震伤员尽快康复。此次我院收的3名地震伤员,一位是鲁甸县龙头山镇银屏村沙地社的62岁老人,地震发生时,被家里的火炕打翻烧伤,造成右小腿外侧大面积烧伤,因公路不通,四天后才被送往昭通市人民医院救治。目前该老人除右小腿外侧2%烧伤外,还伴有外伤性湿肺、右侧身体偏瘫。另一位是鲁甸县普芝鲁村十二社的36岁男伤员,曾患有神经分裂症史,地震发生时,因剧烈震动引起强烈的惊吓,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独自往外奔跑,造成全身多处皮肤软组织挫擦伤、右肘部皮肤软组织缺捐并感染、双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感染等,3天后才被派出所找到送回家中,神志逐渐恢复后,被送至昭通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再一位是鲁甸县普芝鲁村十二社的一名小伙,24岁,地震发生时与小妹在家里被泥土掩埋,第二天被村民刨出来,造成左下肢挤压伤、全身多处皮肤组织挫擦伤、左腓总神经损伤等,经救援人员处理后转至昭通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目前,3名伤者在我院情绪稳定,治疗工作已展开,伤者的家属已安顿住下。 (信息来源:医务部、院务部)
7月28日—8月2日,我院等级医院评审办公室副主任、营养科主任刘海赴日本东京,参加了国家卫计委组队、由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举办的“东京国际评审和质量改进研讨会”。 JCA是JCAHO是对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JCI认证是一个严谨的体系, JCI标准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可达到的标准,以病人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以鼓励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并符合当地的文化。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中国代表团,由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陈晓红主任带队,共10名国家级评审员参加。根据会议安排,国际联合委员会的14名专家分别进行授课,课程包括JCI标准的介绍、第5版JCI标准改进之处的解读、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解读、医院管理标准的解读、国际患者交往目标的解读,追踪检查评价的方法、追踪模拟讨论、根本分析方法培训及医院内现场追踪示范教学等内容。专家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象生动的培训,让与会着学员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 通过此次研讨会,参会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的管理制度要建立在标准之上,医生、护士、管理者要有授权,所有员工要有岗位考核与绩效评价,要求医院的管理达到相应的水平,尤其看重医院质量的评价依据。专家评价、考核医院的重点与国内的方式有不同,对于医院的文件、台帐,硬件建设不作为重点,重点是对于医院的制度建设、医疗流程、质量的持续改进、医疗安全等方面。患者的医疗安全是医院发展的永恒主题,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是医院不断发展的动力。在下一步医院等级建设工作中,我院将按照JCI的标准和医院评审的标准,狠抓医疗质量,推动医疗质量管理上新台阶。
近日,我院顺利通过“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评审,被批准为全国临床药师培训基地。 我院临床药学科自成立以来,开展了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先后深入临床不同病区参加查房和病历讨论工作,并把建立临床药师制、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作为药学重点工作来抓,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临床药师工作体系,配备了8名专职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和给药方案的制订、评价,加强药学监护,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 7月31日,我院由副院长黄新平带队,药剂科副主任王学昌等药剂科人员,参加了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等部门主办的“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评审答辩会议”。药剂科副主任陈瑞祥代表医院作申报陈述,并对现场评审专家提出的有关我院临床药学基础工作、培训情况、带教经验、师资队伍、软硬件设施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现场答辩。最终,我院依托丰富的临床药学教学资源、朝气蓬勃的师资力量,完善规范的临床药师培训管理制度,健全的医院组织管理架构及培训管理队伍,顺利通过评审,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 此次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申报的成功,是我院临床药学工作新的起点,并将按照临床药师岗位培训工作的有关规定,规范培养临床应用型药学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我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批准专业为心血管内科专业和消化内科专业,我院将自2014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并开展规范的培训工作。
8月8日,我院王烈副院长、保卫科唐志刚、钱永进及我院消防系统维保单位的工作人员甘帅,参加了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召开的“昆明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工作会议”。根据昆明市消防管理的有关规定,自今年起,全市100家消防重点单位由区级管理收为市级管理,我院在列。 保卫科
8月12日上午8:30,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邵庆华率领由消化内科、儿科、老年病科、普外科、皮肤科、护理部、后勤保障部等科室13名队员组成的第二批应急医疗队, 携带医疗设备和药品,赴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营盘村继续执行抗震救灾医疗救援任务。 云南鲁甸“8.03”地震发生后,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院长邵庆华第一时间部署我院抗震救灾工作,当天晚上21点,第一批10人的应急医疗队,在副院长孙建军的带领下,赶赴地震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工作。 第一批应急医疗队到达鲁甸dz地震灾区后,徒步8公里进入到地震灾区中心——龙头山镇营盘村进行医疗救援。面对满目苍夷的地震废墟和等待救援的村民,医疗队在缺水、缺电、缺少食品的艰苦条件下,伴随着持续不断的余震,立即投入到灾区的医疗救治工作中。在9天的医疗救援工作中,共救治伤员514人次,其中重伤处理9人,手术3台次,清创处理35人,静脉输液96人次,圆满完成了各项医疗救治任务,取得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工作第一阶段的初步胜利,为我院赢得了荣誉。 8月11日,我院在接到省卫计委关于继续安排医疗队支援灾区的通知后,我院按照既定方案,启动了我院第二批应急救灾医疗队赴地震灾区继续开展救治工作,迅速组建了第二批应急医疗队,召开了宣传动员会,院长邵庆华、党委书记赵兴友对参加医疗救援的队员们提出了要求,要求第二批医疗队要发扬第一批医疗队的作风,做好吃苦准备,克服灾区的艰苦条件,遵守纪律,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相互帮助,一切行动听指挥,想病人所想,急灾区群众所急,坚守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圆满完成医疗救援任务。第二批医疗队的13名队员表示,一定完成医院交给任务,不辱使命。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关于开展2014年母乳喂养周活动的通知》,营造保护、支持和促进母乳喂养的社会氛围,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我院以“妇幼健康服务年”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2014年世界“母乳喂养周”活动,围绕今年主题“母乳喂养:致胜一球,受益一生”,于2014年8月5日下午在门诊楼前进行宣传活动。由产科、新生儿科的专业医护人员组成咨询团队,为前来咨询的准妈妈、新妈妈或家属解答她们对母乳喂养的困惑和疑问,宣传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指导常见母乳喂养问题的处理,并向前来就诊的群众发放了宣传资料,宣传活动迎来了众多群众,孕妇、准妈妈们的驻足观看,并认真阅读发放的宣传资料。
为加快学科发展,规范临床药师培养,推进临床药师制建设,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在全国再次开展申报遴选一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相关通知,我院抓住机遇,以申报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作为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平台,积极准备。7月31日,黄新平副院长率领药剂科团队到北京参加全国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申报陈述和评审答辩。整个申报和参加评审,均得到了医院领导及有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今年初,我院获悉: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在全国再次开展申报遴选一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我院药剂科根据医院的要求,于4月初拟定了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申报工作计划,并选派1名药师参加卫生部临床药师一年的规范化培训,选派两名临床药师参加卫计委临床药师为期两个月的师资培训。为做好申报工作,医院成立了临床药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主管药事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药剂科具体落实。药剂科按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申报条件”组织实施,完成了“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申报表”与申报材料并报经省卫生厅审核同意,7月17日以电子版形式发至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7月24日通过了形式审查。从7月24日开始,我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申报工作正式进入了冲刺阶段。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院务部及相关职能科室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一周的加班加点,举全院之力、整合有效资源,药剂科团队全力以赴,珍惜机遇,真正走出去与省外医院进行同台学习与交流。此次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申报与评审,全国共有18个省、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计56家三甲医院参加。通过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申报,不仅药剂科团队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提升了药剂科的学科影响。目前,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申报评审最终结果正在等待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审核及公示。
8月4日16时50分,我院赴地震灾区医疗队已到达营盘村卫生所,在卫生所旁搭建的两顶帐篷里开展救援工作。医疗队当天主要进行外伤、头皮裂伤的清创等伤员救治工作,尚无重大伤情。目前医疗队员生活条件艰苦,电力未恢复,暂未解决热食,以干粮充饥。
8月4日16时50分,我院赴地震灾区医疗队已到达营盘村卫生所,在卫生所旁搭建的两顶帐篷里开展救援工作。医疗队当天主要进行外伤、头皮裂伤的清创等伤员救治工作,尚无重大伤情。目前医疗队员生活条件艰苦,电力未恢复,暂未解决热食,以干粮充饥。
7月17日,我院护理部组织进行护理重点亚专科PK赛。该赛事由护理部主任林惠仙主持,院领导、医务部主任、院感科主任、片区总护士长担当评委,全院共25个临床科室参加比赛。按照云南省护理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经过激烈而有序的演讲演示,评委最终评分,评选出前五名优胜科室作为院内重点护理亚专科建设项目科室,分别是心内科、内分泌科、骨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下一步护理部将对重点亚专科提出建设目标及要求,科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根据进度进行检查督导。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得到了医院的大力支持,每科给予2万元经费资助,以树立院内护理标杆作用,提升院内重点亚专科品牌及服务意识,形成护、教、研同步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院内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三级医院的护理质量及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高(供)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争取成为本区域护理典范,带动周边地区优质护理的发展,真正发挥护理重点专科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