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营造我院教师学习英语的氛围,提升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我院于2015年12月分2场组织开展了教师双语教学比赛,这在我院是首次举行。此次比赛,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管理科精心组织,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共有14名教师报名参加比赛。参赛选手精神饱满、精心准备、备课充分、热情洋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涌现出了一批有潜力、外语水平及表达能力较好的优秀选手。 每位选手比赛结束后,由评委进行提问,最后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朱振东副院长进行了总结, 此次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为优秀奖。放射医学影像科单世航获得一等奖,神经内科戚玲、护理部李明惠获得二等奖,消化内科郑盛、医学检验科李虹娟、妇科胡红文获得三等奖。 此次比赛在全院营造了较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医院将以此次双语教学比赛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年轻教师学习英语的动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英语水平。 朱振东副院长对比赛进行总结黄新平副院长为一等奖选手颁奖朱振东副院长和黄新平副院长为二等奖选手颁奖为三等奖选手颁奖为优秀奖选手颁奖
11月28日,省医院协会医保专业委员会在昆明举办了关于DRGs医保付费相关知识培训。我院病案统计科派员参加了学习培训。培训班上,来自上海和省内的专家同行们就DRGs实施和医保付费等重点内容进行了交流学习。通过参加学习培训,为我院开展DRGs-PPS(DRGs医保预付费制度)打下了基础。
2015年11月25日,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与上海肺科医院深化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我院举行。上海肺科医院党委书记张雷及医务处、科教处、护理部、中毒科、呼吸内科等领导、专家一行8人,我院院长邵庆华等院领导、相关职能、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 在签约仪式上,张雷书记、邵庆华院长分别介绍了各自医院的特点、优势专业和最新取得的成果。 张雷书记肯定了两年来两院合作取得的成绩,重点介绍了肺科医院优势专业及学科,表示将继续助力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以职业病为主的优势学科,重点扶持胸外、呼吸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推荐专家为相关专业名誉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才导师,在科室管理、学科建设、后备人才的临床业务、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学术活动等方面进行指导,有效促进两院间的深度合作与持续发展。 邵庆华院长介绍了我院与上海肺科医院的合作情况,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和省卫计委关于建设高水平省级医院的发展战略规划和要求,创新性落实“沪滇医疗合作”计划,进一步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我院于2013年6月与上海市肺科医院正式合作,成为“上海市肺科医院合作基地”,并被省卫计委授予“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项目予以扶持。自合作以来,两院在信息沟通、人才培养、疑难病症会诊等方面展开了交流和沟通,上海肺科医院在职业病救治等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合作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呼吸、胸外、放射医学影像及医学检验等更多专业及领域。2015年我院的职业病检测中心获得了云南省省院共建项目。我院与上海肺科医院的深化合作,将在上海市肺科医院高平台、强实力的专科医院的引领下,为我院职业病、呼吸系统、胸外及相关辅助专科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与会的上海市肺科医院各位专家与我院对口科室主任就科室发展管理模式、资源配置、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沟通, 最后,上海肺科医院张雷书记、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邵庆华院长代表各医院签订了《协作医院学科支撑合作协议书》。 本次深化合作协议的签定,是两院深化合作的一次新起点,将成为推进我院以职业病诊治及相关专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 (院务部)
为帮助大理大学实习医学生准备参加于2016年1月举行的西南片区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比赛,我院门诊部与儿科共同对拟参加比赛的实习同学进行了密闭式静脉输液、穿脱隔离衣、男、女性导尿术、鼻胃管插入及新生儿人工喂养、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等11项内容的技能培训。 因此次培训,项目多,时间短,在不影响医学生完成日常学习同时,从11月份中旬开始,门诊部利用每周二、周四晚上18时以后时间,按照计划对11项护理操作进行操作演示,对与操作相关内容进行认真讲解。 此次培训,是从大理大学39名医学生中选取了8名同学进行集中培训。每次操作演示后,同学们对照操作标准及要求,进行认真的练习。 通过2周的培训,使医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了基础的护理技能操作,规范了医学生操作流程,锻炼独立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及整体综合技能。 门诊部供稿
2015年11月12—14日,省三院党委书记赵兴友同志赴杭州出席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医院文化建设高层论坛。这次大会是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三严三实”精神要求,展示了新时期良好的医院文化风貌,推广了医院文化建设先进经验,提升医院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会议首先对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公立医院改革与医院文化建设”论文征文活动及“2015年度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进行了颁奖。这次征文活动是在投稿460余篇中,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 优秀奖40篇,优秀组织奖14家。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40家、医院文化建设先进个人80名。 我院在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公立医院改革与医院文化建设”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我院党委在赵书记的亲自带动下,精心组织,积极推荐选送文章20篇,其中党委书记赵兴友同志撰写的《以医院优秀文化为引领切实加强医生职业道德》获二等奖,已编入《中国医院》杂志2015.11期刊中。赵兴友书记还获得了《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 其次,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哲学系董平教授作了《阳明心学与生命关切》的主题报告;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金声同志作了主题讲座; 最后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河北省医院协会文化专业委员会、云南省医院协会文化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分别作了经验交流。
2015年11月13日,由《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中国医院院长网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厦门召开。本次年会上,揭晓了经推荐参选、初评选、网络集赞、评委会投票等评选程序,评选出的20名医院院长荣获2015年度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杰出业绩奖”获奖者,我院院长邵庆华获此殊荣,并在医院管理分论坛上作专题发言。 邵庆华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医37年,担任过二、三级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在24年医院行政管理经历中,多次受命于危难之际,让深陷困境的所在医院步入稳定健康发展轨道。 2012年底,邵庆华调任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面对医院人才奇缺、债台高筑、人心不稳、学科单簿、软硬件建设十分落后的窘地。3年中,他坚持深入临床医技一线调研,倾听职工心声,分析对比本院与外院的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建设发展目标,提出“病人好,我们才好”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并身体力行,用行动感召员工,提振信心、鼓舞士气,带领班子和全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励精图治,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在稳定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教学、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优质护理、环境治理、流程改造、铸就医院文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成效显著。特别是在2014年“3.01”昆明暴恐事件、“8.03”鲁甸地震医疗救治、人才梯队建设、对外合作交流、打造临床重点专科、消防安全与节能降耗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得到社会、专家及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目前医院拥有1个院士工作站、4个专家工作室,1个省级研究中心、4个省级中心、5个国家级及省级培训基地、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2个省院共建项目,并与泰国清迈大学、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级卫生系统消防示范单位”、“昆明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A级(优秀)单位”等称号,成功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与复审,实现了医院跨越式发展。 三年来,邵庆华院长在医院管理中展现出了自己卓越的领导力,经过评委组的严格考核和层层筛选,最终在全国百余名候选医院院长中脱颖而出,荣获2015年度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杰出业绩奖”。这是对邵庆华院长脚踏实地、尽心竭力、无私奉献的认可,也是对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全体员工努力工作及成效的充分肯定。
为弘扬志愿者服务精神,开展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11月10日上午,医院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在党办、教学管理科、门诊部积极配合下,组织在院学习的大理大学三名志愿者齐思雯、吴尚蔚、施岸君在门急诊开展志愿者服务,为患者提供包括导医、导诊、咨询、解释、护送、取药、陪同检查、取送检查检验报告单、费用查询、健康教育等服务。通过志愿者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为开展好志愿服务工作,医院志愿者服务办公室首先对三名志愿者进行了门诊导诊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她们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历练自己,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同时,也让更多的就医患者体验互助、友爱精神,为创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共同努力。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们对开展志愿者服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能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感到高兴,表示今后将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服务办公室供稿)
我院信息科与“趣医院”掌上医院合作,已于2015年10月8号开始实现Wi-Fi医院全覆盖。 由于部分患者住院期间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上网完成的,Wi-Fi医院全覆盖可以使其不用外出,躺在病床上就可以进行办公,而且对于我院医务工作人员而言,也如同有了一个很好的老师跟随左右,如遇到什么问题也方便上网查找资料,并进行资料的共享及对接。Wi-Fi医院全覆盖为患者及职工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营造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的氛围,候诊/陪诊工作两不误。 Wi-Fi名为FreeWIFI-quyiyuan,登陆后显示如下图,用户可自行使用
秋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为做好今年流感预防工作,我院塘双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做好流感疫苗宣传工作,利用粘贴宣传画报,悬挂有接种流感疫苗醒目标志的氢气球,向社区居民进行流感疫苗知识的讲解,同时,开展了为社区居民测量血压,听诊心肺功能等健康体检活动。 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是流感疫苗接种的最佳季节,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体弱者是预防接种重点人群,欢迎有需求的广大职工、家属前来接种。悬挂有接种流感疫苗醒目标志的氢气球 向老年人进行流感疫苗讲解并进行健康体检
8月27,我院妇科门诊PAC(流产后关爱)公益项目接受了由国家卫计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组织的复审。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张彦明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计划生育分会主任委员程利南教授、云南省妇联主任吴皖明等领导专家莅临现场检查指导。复审专家参观了PAC的设施环境、病人就诊流程,聆听了PAC现场集体宣教,听取了妇科门诊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核查了台账资料。复审专家们一致认为,我院妇科PAC项目开展以来,团队工作扎实、领导高度重视、操作标准规范、设施设备完善,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把流产术后患者关爱体现在细节中,各位评审专家对此给予了一致好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2013年12月,我院妇科PAC项目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开始筹建,地点设在妇科门诊,专门设置集体宣教室、单独咨询室、术后观察室。2014年9月,PAC项目顺利通过了的初审。受医院委托,妇科门诊杨一敏医生于2014年11月前往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接受了证书。 妇科门诊PAC是一个公益项目。妇科团队的姐妹们,利用休息时间电话随访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耐心细致的的解答,通过一年来的不断探索,积极努力,累计有近5000位育龄女性从中获益。虽然过程艰辛,但是每一位病人在经过PAC(流产后关爱)SOP规范化的宣教帮助后,妇科医务人员都感觉欣慰。相信在妇科医务人员的持续不懈努力下,能促进更多女性生殖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 项目背景:目前我国每年平均有800--1000余万例人工流产,重复流产率高达55.9%。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严峻的人工流产现状正日趋“常态化”“年轻化”。流产及重复流产给女性健康带来巨大伤害,包括如出血、感染、穿孔、以及引发慢性盆腔炎等并发症,还会大大增加女性不孕的几率,因此立即展开科学避孕和生殖健康指导刻不容缓。基于此,2011年流产后关爱(PAC)公益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是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人民网共同发起的女性健康公益项目。 妇科门诊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