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司张世良司长带领的国家考核组一行莅临我院,对我院创建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进行现场评审。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张驰、我院院长邵庆华、党委书记赵兴友、分管副院长王烈等领导陪同检查。 多年来,我院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节约型医院为目标,把节能降耗工作作为医院加强经营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依据,实施节能战略,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强化落实节能措施,在日常办公节能、设备节能、物流节能、车辆节能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2014年8月,我院申报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评审推荐,参加第二批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审。2015年10月14日,我院评审资料通过国家考核组资料审核,10月17日,国家考核组对我院进行现场实地评审。 国家考核组在现场听取了王烈副院长就我院创建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工作情况和开展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取得的成效汇报。随后,考核组专家一行来到地下停车场、中心配电室,现场查看了地下照明节能措施、配电室新设备运行情况,配电室值班人员向考核组专家介绍了供电节能措施及设备运行情况,并回答了专家的现场提问;接着考核组专家来到老年病科,深入到医生办公室、值班室、病房,听取科室主任、护士长介绍了科室节能措施、病房管理、节能宣教,信息科工作人员介绍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工作效率提高和节能效果,并现场进行了演示。考核组专家还现场查看了卫生间、病房的节能小技改、小创新。 在现场评审反馈会上,张世良司长对我院创建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指出,通过现场考核,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创建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工作,给考核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领导重视,制度健全,工作到位,成功开展了多项技术、管理节能项目,效果显著。其次是创造性的开展节能工作,既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医疗运行管理及科室节能降耗管理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从小处着手,注重一度电、一吨水、一张纸的节约。再次是节能宣传工作有特色,运用医院门户网站、微信平台、电子屏、宣传册等多形式,推动节能科学知识的传播,医务人员节能意识较强。张世良司长希望我院作为社会公共机构,要充分发挥在节能降耗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发挥公立医院的特殊优势,利用医院宣传平台,加大对患者及家属的节能宣传示范力度,促进和推动社会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邵庆华院长代表医院领导班子作了表态发言,感谢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对我院节能工作的支持、帮助和肯定,表示我院将发挥好公共机构节约示范作用,加大节能降耗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探索和运用节能新技术、新手段,建立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培养节能管理专业人才,使我院节能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使节能降耗工作再上新台阶。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二0一五年十月二十日
10月10日上午,我院“2015级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秋季班开学典礼”在我院举行。此次秋季班共招收学员6名,分别为消化内科专业3名,心血管内科专业1名,通科培训专业2名,较第一期增加了2名学员。 医院党委书记赵兴友、分管副院长黄新平出席了开学典礼。赵书记在致辞中对新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给予帮助的各位领导及科室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新学员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以优异的成绩回报领导的关心信任,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为人民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随后,药剂科主任王学昌对本学期学习安排作了简要介绍,药剂科临床药学组长对本次新开专业通科培训的教学要求作了具体说明,临床带教老师代表心血管内科洪云飞主任、学生代表高艳分别代表全体临床带教老师及学员发言,表示一定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要求严格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 最后,出席开学典礼的医院领导、带教科室主任、带教老师与学员集体合影留念。
由我院主办的“2015 年云南省普外科微创手术高峰论坛”暨云南省医学会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年会,近日在我院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医院的8 位业内顶尖专家,应邀前来传经送宝;来自云南省内各大医院的200 多名外科同行出席了会议。 论坛以2 间手术室作为“教室”,以微镜实时跟踪摄像、高清视频同步传送至4 块大屏幕、专家现场做手术演示讲解、学员现场提问互动等高科技教学形式,为云南省的外科医生们带来了一堂面对面的视觉盛宴。专家们轮流进行了腔镜下胰腺手术、腔镜下精准肝右叶切除手术、腔镜下精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手术、腔镜切口疝手术、腔镜减重手术、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手术等,他们精湛的技艺,娴熟的手法,扎实的功底,让云南的同行们大开眼界。 副院长孙建军介绍,使用高清腹腔镜(手术用)做腹腔手术,具有开口面小(微创)、出血量少、精准度高、恢复期短、成功率高等优点。目前,我院已拥有十几套这种高科技设备,可以做腹腔内的多种手术,每年要做几百例,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 刘荣系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肝胆胰肿瘤外科(肿瘤外二科)主任,胰腺肿瘤中心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在论坛上,刘荣专家作了图文并茂的讲座,他主要讲解了如何使用智能机器人做腹腔内手术,以及借助腹腔镜做肝脏、胆囊、胆管和胰腺疾病等手术的技巧。刘专家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在我国的高等学府是学不到这些实用的外科技术知识的,只有到了临床实践中才能碰到、学到、用到。所以,像这次省三院举办的这类论坛,非常及时,非常实用。相当于面对面、手把手地带学员操作,对于普及高科技微创手术,促进云南边疆外科医疗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刘荣也表示,目前在我国能用智能机器人做手术的医院并不多,云南省还没有1台这类机器人。但这是今后普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云南省会具备这个能力。 此外,肿瘤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一区主任李勇;主任医师,华山医院外科副主任,微创外科和减重及糖尿病代谢外科主任,日间手术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教授姚琪远;医学硕士,获得亚洲内镜与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中心(ELSA)颁发腹腔镜执业证书,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微创·腹腔镜组组长王明刚;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医学会临床营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李孟彬等专家,也现场讲授了各自的手术经验。 本次论坛现场座无虚席,来自云南省各医院的同行们,踊跃提问,专家们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活跃。教的认真,学的勤奋,取得了预期效果。
经我院信息科的努力,我院与“趣医院”掌上医院合作,已于2015年10月8号起实现门诊楼公共区域Wi-Fi全覆盖。 由于部分患者在医院门诊就诊期间依旧有部份的工作、学习等需要上网完成的,Wi-Fi覆盖可以使其在就诊期间上网工作、学习,而且对于我院门诊医务工作人员而言,也如同有了一个很好的老师跟随左右,如遇到什么问题也方便上网查找资料,并进行资料的共享及对接。Wi-Fi覆盖为患者及职工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营造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的氛围,候诊/陪诊工作两不误。 Wi-Fi名为 FreeWIFI-quyiyuan,登陆后显示如下图,用户可自行使用
为了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大力弘扬志愿者服务精神,在医院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下,在医院教学办的积极配合下,10月14日,我院对志愿者进行了培训。本批次的志愿者队伍以大理学院、楚雄医专同学为主。参加本次培训的同学共63人。我院党委委员、志愿医疗服务活动工作小组组长沈芳同志、党委办公室主任、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副主任胡娟同志、投诉管理办公室主任、志愿者服务办公室主任赵菊萍同志、教学管理科主任杨继英同志、第三党总支副书记李冬梅同志、宣传部主任夏鸣同志以及志愿者服务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由胡娟同志主持, 沈芳同志做了有关志愿者服务的动员以及医院将规范、有序开展志愿者服务弘扬志愿者服务的精神的讲解,赵菊萍同志做了主题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服务专题培训。通过培训,使同学们对志愿者的权利、义务以及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形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感作为志愿者的光荣与奉献,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到医疗志愿服务活动中,向患者奉献爱心,为社会作出贡献。(投诉管理办公室供稿)
按照门诊部年度工作计划,10月10日下午,门诊部在门诊三楼妇科候诊区,组织开展应急救治培训和演练。培训演练模拟一患者候诊时突发昏倒,意识丧失,分诊护士立即现场施行徒手心肺复苏术,同时启动门诊突发病人猝死应急预案,呼叫他人电话通知急诊急救小组及妇科门诊医护人员协助抢救。 培训演练开始,妇科门诊护士即刻推抢救车达到现场,急诊医学科在接到楼层急救电话后,急救小组携带急救设备5分钟内赶到现场,共同实施对病人的抢救。演练过程中,对门诊坐诊医生进行了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术的培训。 演练结束后,门诊部进行了总结: 1. 现场处置及时到位。分诊护士现场处理及时到位,在通知诊间医师协助抢救同时,立即判断病情,给予现场心肺复苏术。 2. 急诊医学科应急意识强。急诊急救小组到达迅速,急救药品设备齐备(含急救车、除颤仪、氧气袋等),检查急救车因锁卡住,延误时间。 3、急救小组角色分工明确。现场人员呼吸、循环、给药及除颤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抢救记录及时。 不足方面:1.急救小组人员到达后,与现场目击者交接患者发病时情况不及时。急救小组组长不能再第一时间掌握患者此次来就诊的基本情况。急救小组与楼层医护人员的配合还要加强。2.门诊部分医生徒手心肺复苏的技能生疏。3.出现检查急救车因锁卡住,延误时间。 整改措施: 科室培训应常态化。参加演练的员工做自我总结,共同分享演练中做得最好的方面。对不足的问题,员工一起来分析,达到急救流程的规范化。 (门诊部)
近日,云南省2015 年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管理人员培训班在昆明举行。会上,我院老年病科被云南省政府正式授牌,成为“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据悉,自2014 年以来,省科技厅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的遴选工作。经过对全省推荐的近百家单位的认真评选,遴选出33 家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成为我省第十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并予以授牌。 我院老年病科是本次遴选中唯一一家隶属于医疗科研机构的授牌单位。近年来,我院老年病科正是本着服务患者、服务社会、改善老龄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基本原则,在原有科普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观念、管理、服务模式以及技术和系统的提升和创新,扩大服务系统和规模、扩大受众人群、提升科普宣教质量、推进医养结合等工作,实现科普服务模式的提升、转变和发展。这一系列成绩充分向评审专家展示了科室近几年来热心科普宣传教育、服务老龄人群,促进科室发展的良好势头,给评审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院老年病科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科普宣教设施,提高宣教水平,突出宣教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基地的科普功能,努力为提高人民大众科学素质和促进云南省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9月份,投诉管理办公室共收到来自患者及家属的感谢7起,其中现场感谢2起、锦旗感谢1起、感谢信4起。受到患者及家属感谢的科室有老年病科(2起)、神经内科、骨科、产科、中医科、妇科。 一患者因左肩背反复疼痛伴心胸不适且伴有其他疾病到其他医院就诊无果后入住老年病科,杨波主任带领的团队为他细心检查、诊断,对患者的病做了明确诊断。护士们每天忙进忙出为患者测血压、心率、输液,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患者认为以杨波主任为首的老年病科医护人员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病痛,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同时申秋、罗永丽、黄云达等医生也得到不同患者的好评,认为他们态度好、对病人好、负责任;护士们态度好、耐心、负责任,打开水给病人,让病人很感动,对老年病科致以万分谢意与崇高的敬意。 一患者因突发脑梗住进神经内科,主治医生李词,态度好、交待细致,主任查房时李词医生对患者的既往史及现病史很了解,对患者用心、敬业,上下班都来看望患者,对患者平等对待,医院医风好,同时陈医生、徐医生也尽心、尽职、尽责;特别是护士随叫随到,护士长、毕倩护士待病人如亲人,特别温暖。住院期间营养科令患者感动,金师每天送餐到床旁,患者没有吃完的退款给患者,为患者着想。 一妇科患者住院十天感慨万千,用“服务周到、温暖心田、诊断明确、及时治疗、手术精湛;麻醉陈医生医术高明、爱岗敬业、难以忘怀;优质服务苏大姐,胜亲姐,感恩医护人员;省三院:团结、忠诚、担当、奉献”来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黄梅护士给患者提供的藕粉,小小的心意让患者从内心感到甜甜的、热乎乎的。 受到患者肯定和感谢的同时还有骨科、产科、中医科。骨科一患者以一面锦旗“神刀妙手,情切关怀”感谢骨科全体医护人员;产科黄晶医生为患者做的一切帮助最终得到患者的好评,认为黄医生医德非常好;中医科耐心、细致卓有成效的治疗和护理让患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祝福中医科全体人员节日快乐,美满幸福,并祝医疗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投诉管理办公室)
为了给我院医务工作者培训医院信息化相关内容,使医务工作者能够更好了解相应有关信息化业务,熟练了解门诊就诊流程,住院流程,退费流程及原因分析,门诊医保流程等以及相应计算机技术培训,自2015年9月25日开始我科室于每周四下午对实习同学进行授课,反响不错并经不少科室要求,我科室欢迎并鼓励我院各科室信息员和计算机爱好者来我科参与听课并相互交流,时间定于每周下午4:00,特将课表公布如下,欢迎选课参加。序号课题名称主讲人1医院业务陈劲2路由基本配置与IOS杨磊华3如何在网上搜到更好的资源赵芷耽4C#基础知识朱立鹏5医院业务流程陈劲6路由配置基础1杨磊华7Windows系统安装赵芷耽8门诊就诊流程陈劲9路由配置基础2杨磊华10安装文件的资源赵芷耽11住院流程陈劲12路由配置 1 (RIP)杨磊华13硬盘格式赵芷耽14住院医生工作站(一)陈劲15路由配置 2 (OSPF)杨磊华16系统及主要软件的激活方式赵芷耽17住院医生工作站(二)陈劲18路由配置 3 (IGRP)杨磊华19系统备份与还原赵芷耽20面向对象与数据库朱立鹏21住院医生工作站(三)陈劲22路由配置 4 (NAT与ACL)1杨磊华23各种计算机拆装及接口简要介绍赵芷耽24全院电子申请单流程应用陈劲25路由配置 5 (NAT与ACL)2 杨磊华26网络检索基础及检索工具的利用(一)陈劲27路由配置 6 (NAT与ACL)3杨磊华28网络检索基础及检索工具的利用(二)陈劲29广域网配置1 (基础)杨磊华30网络检索基础及检索工具的利用(三)陈劲31广域网配置2 (HDLC)杨磊华32中文摘要式检索工具CBM(一)陈劲33广域网配置3 (PPP的PAP认证)杨磊华34中文摘要式检索工具CBM(二)陈劲35广域网配置 4 (PPP的CHAP认证)杨磊华36中文摘要式检索工具CBM(三)陈劲37广域网配置 5 (帧中继)杨磊华38信息发布系统的实现朱立鹏39服务器配置杨磊华40防火墙配置1杨磊华41防火墙配置2杨磊华
近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组织的流产后关爱(PAC)公益项目复审在省三院妇科进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张彦明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计划生育分会主任委员程利南教授、云南省妇联妇儿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皖明亲临现场指导。医院运营部、医务部、门诊部、宣传部、党委以及妇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了整个复审过程。复审专家考察了PAC的设施环境、就诊流程以及现场集体宣教,聆听了妇科门诊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并认真核查了台账资料。专家们一致认为,省三院在PAC项目开展中,领导高度重视,团队工作扎实,标准规范,设施完善,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关爱流产术后患者体现在细节中。专家们对省三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誉,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2013年12月,省三院PAC项目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开始筹建,地点设在妇科门诊,专门设置集体宣教室、单独咨询室、术后观察室。2014年9月顺利通过了PAC的初审。受医院委托,妇科杨一敏医生于2014年11月前往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接受证书。 【背景延伸】目前我国每年平均有800--1000余万例人工流产,重复流产率高达55.9%。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严峻的人工流产现状正日趋“常态化”“年轻化”。流产及重复流产给女性健康带来巨大伤害,包括如出血、感染、穿孔、以及引发慢性盆腔炎等并发症,还会大大增加女性不孕的几率。因此立即展开科学避孕和生殖健康指导刻不容缓。基于此,2011年流产后关爱(PAC)公益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是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人民网共同发起的女性健康公益项目。省三院作为PAC公益项目的承担者,将致力于提高广大女性对科学避孕及生殖健康的认识,促进女性生殖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