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名贫困女孩改变命运的背后,离不开她

    

  很多人也许难以理解,在大山深处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究竟意味着什么?也难以想象,招收教育这些山区孩子,校长张桂梅和老师们究竟要付出些什么。

  “救了一代人,造福三代人”“我们这里教书是用命换来的”,这就是答案。

  这两天,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的事迹被媒体再次报道后,“女校长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登上热搜,人们被这位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女校长所感动。

  其实,知道她、接触过她的人,都会发自真心地为她竖起大拇指。“每一次和她近距离接触,心灵都会受到触动和撞击。”华坪县一位纪检监察干部这样说道。

  2019年,在华坪县县委第九轮巡察工作中,巡察县教育体育局的巡察组根据延伸巡察的需要,来到女子高中查阅资料,并了解情况。当查阅完学校自2013年以来所有财务资料后,工作人员都惊呆了:6年多的财务凭证中,居然没有一张餐票,没有一笔张桂梅领取的差旅费,整个学校的账目也没有发现一笔不合理的开支。巡查组的工作人员无不深受触动,曾参加过好几轮巡察工作的老同志由衷感慨道:“太震撼了!张老师家访那么多次,下了那么多乡,还经常出差,居然没领报过一分钱……”

  其实,张桂梅总是在女高和儿童之家间来回跑,还要经常家访、出差,县里的领导也提出过要给她配一辆车,但她坚持不搞特殊化。她总是笑着说:“我有专车,而且随叫随到,方便着呢!”她说的是奔驰在大街小巷的“摩的”。无论什么天气,只要是在县城里忙活,张老师都是乘坐摩的上上下下。慢慢地,县城里的摩的师傅们几乎都认识她了。听说过她的善举后,只要拉到她,大家都不收钱。“那不行,怎么能让你们白跑一趟!”张桂梅总是抢着付钱,怕摩的师傅们不肯收,她经常掏出钱来就抓紧走。最后师傅们一看,钱反而还多给了,想还给她时,早已不见人影。

  当巡察组向张桂梅反馈情况,告诉她在6年来的材料中只发现了一两个很细小的瑕疵,如“有一张发票金额和报销金额相差一块钱”时,张老师很严肃地说,“再小的问题也是问题,说明我平时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财务审核把关不够严格,必须高度重视,立行立改”。

  张桂梅这样说,不是简单表态,她对老师的管理是真的严。有一次,一位东北老乡去看望她,聊天中半开玩笑地对她说:“我家儿媳妇在你们学校上班,还得麻烦你好好照顾照顾。”张老师听后严肃认真地回答:“不能照顾,所有的老师都一样,我都一视同仁。她们都需要历练,不历练怎么能成长呢?”

  在张桂梅的无私奉献和女高老师们的忘我工作中,2019年,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11年来,1645名贫困女孩从女高走进大学,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只要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当听到看到女高走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在为社会做贡献时,张桂梅说,她和老师们觉得值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邢婷婷 通讯员 丽江市华坪县纪委监委 吴燕 李芸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