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呼吸内科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开展“第21个世界慢阻肺

发布日期:2022-11-23

2022年11月16日是第21个“世界慢阻肺日”,为更有效地提高公众对于慢阻肺疾病的认知,加强对慢阻肺长期管理的认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在住院部一楼大厅开展了以“肺系生命”主题义诊及戒烟宣教活动。


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的咳、痰、喘症状易被患者忽视,确诊时已造成较重危害。吸烟是导致慢阻肺最重要的原因。同时,不能坚持治疗也是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病情反复的重要原因,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海峰带领科室医护专家团队现场通过开展义诊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慢阻肺的防治知识及戒烟指导。

通过义诊发现,大多数人对慢阻肺知晓率低,对肺功能检查、吸入药物应用及肺功能康复等缺乏认识,诊治欠规范。通过本次活动,让广大民众进一步了解慢阻肺的危害及预防方法,认识到慢阻肺“早筛、早诊、早治”对实现全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世界上约有50.0%-98.3%的慢阻肺患者未被诊断,中国40岁以上慢阻肺患者达13.7%,中国慢阻肺患者近一亿,居我国居民死因排序第三位,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慢阻肺的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如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通常与人体暴露于毒性颗粒或气体环境相关,吸烟是导致该疾病最重要的原因,它具有进行性、不可逆的特征。慢阻肺可导致活动能力减弱、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外,还可引起呼吸衰竭、肺心病、肺癌等局部或全身多系统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慢阻肺又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远离吸烟等危险因素可预防慢阻肺的发生,通过恰当的药物干预及肺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此次义诊活动,有120多位患者及患者亲属接受了现场咨询及专业指导,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慢阻肺的认识和关注,对提高慢阻肺疾病防控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肯定和好评。


来源:呼吸内科 冯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