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高龄,急性胃穿孔,感染性休克、严重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身患多种疾病、入院时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何奶奶,近日在肝胆胰外科、肿瘤中心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
病情危急刻不容缓
2022年1月9日,92岁的何奶奶在家中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痛且症状逐渐加重。何奶奶在家人陪同下紧急赶到我院急诊科进一步救治。来到医院时的何奶奶已陷入休克状态,意识几近模糊,情况十分危急。
肝胆胰外科的医护人员在会诊后立即争分夺秒进行诊治,由肝胆胰外科江行主任医师、李胜宏教授、薛致骞教授组成的专家医疗团队进行了紧急术前讨论。做手术,还是保守治疗?经过反复讨论,专家组认为,若手术,老人家年纪偏大,一般情况差,基础疾病多,术中术后风险极高;若不做手术,病人随时都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虽然根据检查结果显示,何奶奶存在空腔脏器穿孔,感染性休克、严重的营养不良、心肺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危险因素和疾病,但综合考虑并与其家属沟通后,专家组认为,情况刻不容缓,手术必须立刻进行。
生死救援 火速展开
手术刻不容缓,但目前仍处于疫情防控期间,何奶奶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尚未出来。病情刻不容缓,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需要立即进行手术,于是肝胆胰外科的值班医师立即将情况汇报院感科及院领导,启动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急诊手术应急预案,采用专门的手术室,按疑似患者做好三级防护进行紧急手术。肝胆胰外科专家手术组按照三级防护要求,穿上防护服、面屏、靴套,外层还需再穿上无菌一次性手术衣。数层紧密包裹,闷热程度加重至极点,双层橡胶手套对于精细的手术操作也是很大的挑战。
这种情况下做手术,医护人员要冒一定风险,但此刻患者已无法等到核酸结果出来再手术。
严密防护挽救生命
手术在医院的各方协调下按照防疫要求的开展,在何奶奶入院后仅半个小时,便送入急诊隔离手术间。在急诊手术过程中,经探查见患者腹腔内腹腔积液较多,炎症严重。江行主任在手术组的密切配合下,顺利探查发现位于胃窦前壁约有1cm左右的穿孔,并伴有活动性出血,在仔细牢固缝合穿孔部位后,彻底吸除消化液,充分冲洗腹腔。手术过程顺利,虽然隔着各种各样的防护措施,但手术组依旧干净利落,半小时左右完成手术。
术后何奶奶按照医院疫情防控要求,采取在手术室单间隔离,按照三级防护进行医疗护理,在手术室隔离八个小时后核酸检验结果为阴性,转到肝胆胰外科监护病房。
特殊时期特殊预案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正处于抗击疫情特殊时期,任何的常规手术必须等待新冠病毒核酸检验结果后才能安全手术。但遇到像何奶奶这样的急危重症患者马上要进行手术,核酸结果未出,应该怎么办?
肝胆胰外科江行主任表示,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并防止新冠肺炎交叉感染,我院针对急诊手术制订了特殊的防范流程,边检测边手术。“所有紧急手术均按疑似病例实施手术,参与手术的所有人员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防护,防止院感发生,保障其他在院病患的安全。”
来源:肝胆胰外科